第二百四十一章 可回来了(1/2)

万俟弦道:“王敏之虽是探花出身,可他做事吧,说得好听些是循规蹈矩,说白了就是怕担上事儿,从来都是畏首畏尾的。其实,他的座师也是我们阵营的人,当初我们也生过拉拢他的念头,可看他那办事儿的样儿,也就歇了这个念头。

“说实话,你刚刚和我说王敏之将来能坐上吏部左侍郎的位置,要不是我知道你的为人,还以为你在胡说八道。要知道,单凭他自己的才干,吏部左侍郎?呵呵,怕是倾其一生调回京城都难,哪有可能成为那样的大官?

“不过话说回来,我虽然无法想象他以后做了些什么,能够一跃成为从二品的实权京官,却知道他这次为何能够升任知府。”

据万俟弦介绍,王敏之虽然不为陈国公府所喜,可幸运的是,他有一个好外家。他的外祖父徐令则官至左都御史,乃是两朝元老,不但深受先帝喜爱,也为新帝所信重。前不久,徐令则意外死在了任上,新帝大为痛惜,便想要加恩于徐家。只是徐令则虽有一个儿子,他的儿子却没有走仕途,徐家就只有徐令则独女的儿子也就是王敏之在任上。于是新帝便把恩典给了王敏之,破格升他为幽都府知府。

万俟弦道:“听你说这番话之前,我还以为王敏之这一辈子也就止步于知府了呢!毕竟这种恩典对于爹不爱娘不疼的王敏之是极为难得的,恐怕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了吧。”

姜荷莲子随口敷衍道:“是啊。”

万俟弦看出姜荷莲子还在凝眉苦思,便又道:“早在王敏之三番五次接近小姐的时候,咱们就对他起了疑心,彻底调查了他一遍。陈国公的次子曾是新帝的长史,有所谓的从龙之功。因而,新帝登基后,陈国公府确实倒向了新帝那一侧。不过陈国公府怎么样,和王敏之并不相干。王敏之的仕途全是靠了他的外家,他的外祖父徐令则是人所共知的纯臣,只忠于皇帝。我们查过,徐令则表里如一,确实如此。

“深受外家影响的王敏之亦是如此,哪一边都不靠。鉴于他日后能够升任吏部左侍郎,那他之前的所作所为,极有可能是在故意藏拙。不过他之所以会藏拙,多半也是为了避免被任何一个阵营拉拢。如此表现,也算是纯臣了。

“至于他作为纯臣,特别是受了新帝的恩典才得以升任知府,会不会是受了新帝的指使前来接近小姐,我们得说这不可能,至今为止,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和燕京那边有私下的联系。而且小姐的身份绝密,就凭新帝和他手底下的那班酒囊饭袋,决计不可能查出来。”

至此,姜荷莲子算是暂时消除了她对王敏之的怀疑。

恰在此时,路上来了一辆骡车。万俟弦拦下一问,得知这辆车是去城南拉货的,便给了车夫十个铜板,让他顺道载她们一程。

“阿荷,你可回来了!”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