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六章 算你识相(1/2)

在赵四娘意味深长的目光之下,赵老爷子斩钉截铁地表示,哪有什么亲事?当年不过是两家人说笑罢了,这事儿八字都还没一撇,完全做不得数。

不光如此,赵老爷子还主动表示,愿意写下一张文书来证明确无此事。

看到赵老爷子这么识时务,赵四娘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其实,文书不文书的,在赵四娘看来并不重要,她满意的是赵老爷子的态度。

的确,自家已经从老赵家分了出来,可两家之间的血缘关系是无法割断的,只要赵老爷子夫妇还活着,自家就得要孝敬他们,哪怕是表面功夫。关于这一点,赵四娘并不否认,她也不介意出些钱奉养赵老爷子夫妇。可她这钱不能白出,出了钱就得有所收益。

如今老赵家享受着自家提供的物质条件,却三番四次和自家作对,这是赵四娘所无法容忍的。

方才在赵四娘的高压之下,赵老爷子总算是摆正了态度,说了几句人话。如此看来,他还不算是无可救药,这一点值得欣慰。

尽管无法确知赵老爷子能够端正态度多久,可至少今日,少了他这个最重要的人证,乔家就不要想借着亲事从赵四娘家捞到好处了。

没法子,乔家人只得跟在老赵家后头,灰溜溜的滚蛋了。

赵四娘让乔家人全须全尾地走路了,这并不代表她会就此放过他们。

乔家人前脚走,赵四娘后脚就叫来了张管家,让他立刻安排人去乔家庄捎个口信。

赵四娘家在乔家庄有不少良田,这些田她家自然是无法亲自耕种的,都租给了乔家庄的村民,赵四娘的口信就是送给这些佃户的。

赵四娘吩咐他们,往后给她家拼命怼乔家,绝不要给乔家好过。谁要是怼得好,怼得有创意,她家就把田一直租给他,还给他减租子。

赵四娘料想,自己下这么多本钱整治乔家,他家以后是不要想在乔家庄有好日子过了。

可赵四娘千算万算,却没算到乔家人的脸皮厚度远超想象——乔家人居然全赖在赵二郎家不肯走了。如此一来,赵四娘的计策就落空了。

其实,这计策没成,主要还是因为赵四娘不了解乔家人,他们脸皮这么厚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。

早在几十年前,赵乔氏的爹意外亡故。头七都还没过,杜氏就带着三个孩子上了赵乔氏大伯家的门,赖在那儿蹭吃蹭喝。

赵乔氏的大伯念在杜氏为了他弟弟青春守寡,赵乔氏姐弟几个是他弟弟的亲生骨血,就好心收留了他们。

这一收留,就收留了近十年。其间,赵乔氏的大伯不但好吃好喝地供养着他们,还给赵乔氏挑了个好夫婿。不仅如此,赵乔氏出嫁之时,他给了她不薄的嫁妆;出嫁之后,他托人将她的夫婿安排进了旺铺当伙计。可以说,老赵家后来能够发迹,全是托了他的福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