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四章曲辕犁(1/2)

殿外的事了结,众人鱼贯而入,由于龙飞宇此时领的是镇国大将军的勋位,这个乃是目前大唐最高的勋位。所以他的位置就被排在了武将之首。面对龙飞宇那些老牌武将都相对无言,所以他要是站在后面那些武将该浑身不自在了。李世民环顾四周就,看向了龙飞宇道:“龙爱卿,你昨晚干什么去了?作为朝中大员

怎么能在大殿之位睡觉?”

龙飞宇尴尬一笑,总不能告诉李世民自己昨晚纵欲过度。嘿嘿一笑道:“昨天没有休息好,早上又早起,所以就睡着了,望陛下恕罪。”

李世民挥了挥手,不介意的道:“龙爱卿这次远征辽东功劳甚大,朕心甚慰。些许小事就算了。”

龙飞宇拱手谢过,从袖子之中摸出兵符双手呈上开口道:“陛下,如今辽东战事结束,这是陛下给的调兵虎符,请陛下收回。”

李世民点了点头道:“呈上来吧。”

三保忙快步走到了龙飞宇跟前把虎符收了起来,收回虎符李世民就到:“诸位爱卿有事奏来,无事退朝。”

话音刚落,房玄龄就站了出来道:“陛下,臣已于日前完成了《氏族志》的编纂,请陛下预览。”

“呈上来”

三保把奏本递给了李世民,李世民扫了一眼,有些不满的道:“玄龄,这李家乃是天潢贵胄,为何这《氏族志》依然是以山东崔氏为第一啊?”

“陛下,若按照陛下普查山东崔氏依然排列第一。”

“那按照贡献,爵位大小来排呢?”

“这个要按照贡献的话,当以长孙氏和太原龙氏为首。”

“为何事长孙氏和龙氏?那我李姓王族排于何处啊?从新编排,李氏第一,长孙氏第二,以太原龙氏为第三。”太原龙氏能以黑马似得杀出重围,取决于龙飞宇的特殊贡献。武能定国,文能安邦。不过他们并不知道龙飞宇已经脱离了太原龙氏,虽然外面有人在传,却因为没有得到

龙氏的回应而无疾而终。

看到李世民想要编写《氏族志》,龙飞宇就站了出来,道:“陛下臣有本奏。”

“说”

“大唐伊始,万象更新,陛下富有四海,为何单单看重一个氏族之名?”

李世民把眼一瞪,不满的道:“那你的意思是朕理应把第一名的位置让与你们龙氏一族了?”

龙飞宇摇了摇头道:“氏族之事臣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而启奏。臣还想多活几年,不过臣想请陛下看一看《三国志》。”

“《三国志》?朕年幼之时就已经有所涉猎了。不用你来提醒。”龙飞宇洒然一笑道:“陛下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,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,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,臣一直深以为然。那么陛下不妨以《三国志》对照,以古喻今,再来观

看《氏族志》。我大唐目前正值壮年,旭日东升,朝气勃勃,理应纳天下之士而用之。岂能因为《氏族》而让求才有失公允。”

“陛下,臣请求治龙飞宇大不敬之罪,他处处和陛下唱反调。氏族乃是天下兴旺之本,取士也理应由氏族取之,士庶有别。这天下如何能由庶人制之。”“哼,人生来平等,何来三六九等,尔等为了一己私利实行官场独裁,竟然如此排挤庶人,若是尔等能给天下带来福音到还罢了,可你们除了盘剥百姓以外为我大唐的兴盛

做过什么?竟然敢吆喝出士庶有别。”

看到众人还要再吵,李世民忙挥手道:“好了,此时暂且搁置,尔等还有何事要奏?”龙飞宇扫了群臣一眼,显然还有人有甚么不合理的请求,不过碍于龙飞宇再次,没有提出。只能等龙飞宇不再之时开始提出。龙飞宇却不管那些径直站了出来道:“陛下,

臣有本。”

“说”

“陛下,我朝大军大军已经攻占高句丽全境,而且兼并百济一部分国土。由于常年战乱,高句丽壮年男丁死伤甚多,所以臣请求征调二十万男丁戍边。”

龙飞宇此话一说李世民眼神猛地一缩,有些为难的道:“辽东苦寒之地,不利于我汉家儿郎生存,这移民一事还有待商议。”“陛下,臣依然走访高句丽全境,原扶余各族所居之地都乃是肥硕之地。不亚于益州的天府之国,和关中的八百里平川。若是经营得当,日后必是以塞外粮仓。我汉人自远古时代就时常和辽东异族发生战争,这几千来,一直没有平复,盖因辽东没有我等汉民驻守,才会屡屡被异族掌控。只要陛下移民实边,十年之内辽东毕竟发生翻天覆地

的变化。我大唐再也不用忧虑异族的崛起,而且从东北之地还可以俯视,漠北。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尤其重要。”

李世民思虑再三,最后还是点头道:“好,此事就由你着手去办。万不可意气用事。”

“是”

看到龙飞宇说完了话依然站在那里,李世民下意识的问道:“你还有何事?”“陛下,臣自出征以来,深感大唐人数的捉襟见肘,自实行摊丁入亩以来,我大唐的人数虽然呈直线上升的趋势,可由于医术的欠缺,依然有许多人因为难产而死。小孩夭折之数屡见不鲜。所以臣想在户部的名义下,再成立一所医学院,召集天下的医师进行基本的教育培训,我们要做到每乡一医的程度。让百姓们的病痛能以最快的速度得

到医治,让我大唐的人数呈直线上升的趋势,我们打下偌大的疆土才有更多的人前去守护。”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