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6.局势不妙(1/2)

等萧樗得到消息的时候, 大军已经回程了,而瑞王殿下也效法当年的燕靖王,向至尊请旨,将原本的封地兰陵郡收归中央, 以新得的西域之地为瑞国新的封地。

这道奏折是与太子萧虞一同回京的,宁王世子萧琛原本已经得了圣旨,此战结束之后, 便可带护卫返回宁国,但不知为何,临行前却又突然接到圣旨, 命她与太子一同回京。

这道圣旨算是秘旨, 前来传旨的, 是礼部一个不起眼的员外郎。那员外郎传旨之后, 又特意叮嘱了她, 此事除了太子虞与瑞王焱, 不可使第四人知晓。

萧琛有些不明所以,却又莫名有种不好的预感。

她想了想,便派人请来了正在为众将士划分功劳的萧虞和萧焱,秉退了左右, 将那道圣旨示与二人看。

两人看罢,对视一眼, 萧焱肃然道:“怕是京中有变。”

“不错。”萧虞道, “恐怕至尊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, 甚至到了没有精力控制京中局势的地步。恐怕堂姐是非得随我回京一趟不可了。”

萧琛点了点头:“这倒没什么, 只是还有一事,须得请姑母帮忙。”

萧焱道:“你说。”

萧琛道:“至尊既然特别交代了,我回京之事不能被他人知晓,那我的一千护卫,必然是要按时返回吴郡的。但我身边,也不能半个人都不带。因此,还要劳烦姑母借几个人给我。”

三人都知道,既然要让萧琛回京,肯定是想要给萧虞多增加一份助力。她若是孤身一人跟着去了,就与至尊的初衷相违背了。

“借人倒不是什么大事,只是也藏不了多少人吧?”萧焱沉思了片刻,忽而叹道,“罢了,我有法子了。”

萧虞道:“请姑母明示。”

萧焱道:“阿琛此次入京,一路上也无需躲躲藏藏的了,我这就再起草一封奏疏,就说国不可一日无储君,我自族中遴选了一个同宗子弟,想让至尊过过目。我刚失了爱子,对新选的继承人慎重一些也是理所应当,给你配三千甲士,谁也不能说什么。”

萧虞道:“还是姑母想的周到。”

萧琛也松了一口气:“多谢姑母替我周全了。”

不多时,萧虞几人已商定妥当,第二日“宁王世子”拜别太子返回吴郡,第三日便是瑞王殿下恭送太子殿下携新选定的瑞王世子入京。

前途几多艰难,几多险阻,还都是未知。但萧虞无惧便是了。

***

这一日,贺元昌当值回来,给萧樗带回了一个不知是好是坏的消息。

“大晋连夺西域十数国,拓地三千里。只是……大军已经回城了。”他说着,小心地看了看萧樗的脸色。

这个消息,对于大晋来说,自然是好消息;可是,对萧樗来说就不一定了。

因为边关没有了重大事件,他们就很难再得到关于大晋的消息了。而如今的南湘国是在废墟中重新崛起的,绝对不会允许国民胡乱移动,他们想要离开南湘国,无异有登天之难。

但萧樗的神色却是平静的很,他还能很冷静地分析:“大晋经久不曾扩张,一下子拓地三千里,的确是到了饱和的边缘。此时果断退兵,才是明智之举。”

贺元昌有些焦躁:“可是,大军一退,我们回去的希望就十分渺茫了啊!”

萧樗瞥了他一眼,轻笑道:“孤是丧事怕是都已经办完了,早回去和晚回去,又有什么区别?”

贺元昌一呆:“怎么会?瑞王殿下只有世子一个子嗣……”

萧樗却是不以为然:“你也说了,母亲是瑞王,我是瑞王世子。我们都是宗室,绝不允许自己会成为敌国威胁大晋的筹码。孤生死未卜,明面上就只能是死了。便是被西域这一群乌合之众发现了我的身份,抓着我去威胁母亲,她也不会承认我是她的儿子。”

贺元昌有些震撼:“世子……”

“诶,表哥喊错了。”萧樗笑眯眯地说。

一旁托着腮摆弄糕点的顾戍也道:“是啊,表哥,你应该喊表弟的。”

贺元昌顿了顿,忽而叹了一声:“表弟。”

“这便对了。”萧樗笑得眉眼弯弯,径自说起了另外一件事,“如今咱们虽身陷囹囵,却也不是不能为国效力,端得看二位有没有这心了。”

贺元昌精神一振:“表弟若是有主意,尽管吩咐便是。”

他与萧樗和顾戍都不一样。

萧樗有天生是爵位,而顾戍的家世也让他不用担心自己的仕途。

可他除了需要他振兴的家族、需要他照顾的弟弟,除了这一身的重担,什么都没有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