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章 切磋(1/2)

北台小香港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众不同,没有重工业也没有轻工业,连曾经还算发达的农业也被淹没在了外来的钢筋混凝土中 。

所有的小香港人几乎都是商人,在发展初期,这里的商铺非常廉价,于是你也开店当老板我也开店当老板,没有条件开店当老板的就去勾搭老板当老板娘,反正就是没人打工。

那么谁来光顾这些店铺消费呢?总不能互相捧场吧。

答案就是搏击协会的那些会员们。

北台小香港本地人口3万,外来务工人口30万,搏击协会会员近10万......

一个乡的经济,就靠那10万武夫来拉动,果然有时间练武把操儿的都是有钱地银呐~

靠山吃山靠海之海,靠上了这么一群武行,北台商户们自然也需要把他们吃透。所以想要打听关于搏击协会的事,非常的简单,随便找个送外卖的都能了解得一清二楚,我手下员工中就有不少是送外卖转行的。

经过打听对证,搏击协会的大貌在我眼前铺开。

这是一个外来组织,在30多年前随大批异能者一起进入北台,一来到这里就以大手笔撒钱圈地,还放出话,欢迎世界各地的武人同道共聚一堂研习武道,只要是真正具有一定实力,不是江湖骗子,就可以加入协会,就可获得近乎无限的经济扶持。无论是开馆用地还是日常开销,协会全包了,大家只管无忧无虑的在一起打打闹闹过家家,其他什么都不用操心。

对每一个武人来说,这里绝对可以称之为梦幻之地,所以在90年间,出于各种目的,世界上所有最具实力的武人和武馆都集中在了这里。有人统计过,搏击协会的10万会员,除了协会中心人员,其他的会员分属200家不同的武馆道场。

那么这200家武馆道场,就是我要踢掉的目标了。

可那是200家啊,别说是武馆,换成饭馆我得多久才能吃完一遍呢,更别说连踢带收购的,得忙到什么时候。

怪我没先做好情报收集工作,想当然的猜测也就十几或者几十家武馆,忘记了这个异能都市中处处都不能以常理揣度。

但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,为保大局节奏,我只能先行动起来,希望这200家武馆道场不是特别难对付,要是真能赶上逛饭馆的速度,一日三餐加宵夜,两个月下来也能忙乎完。

时间紧迫说干就干,大年初十,做好了万全准备,一辆印着斯曼集团抽象的油条标志的商务车从金港酒店出发,驶向了港乡破锣湾村,那里就是搏击协会成员组织的大本营。

根据情报显示,从破锣湾村村口开始,所有武馆道场按实力的强弱由外向内排布,就是说越靠近村口的实力越弱,越往里走实力越强,一直到与湾仔毗邻的地方,那几家武馆的实力已经可以代表搏击协会的最高水平了。

这种布局很有一种闯关刷boss的感觉,就是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刷通了。

闹式太极拳首战第一家是一个跆拳道馆,在我的印象里这们功夫技巧性远高于实战实用性,果然是协会中最弱的,被排在了最外面。

在以武道为主流文化的小香港,场馆间比武较技是家常便饭,更是一种主流的交流形式,在交流中带有彩头的也不少见,所以像我这种不打招呼就登门挑战的并不是什么怪现象,不过我的彩头添得有点大。

我穿着绿色的流派制服,由金宝扛着大旗和直播设备,哼着男儿当自强,一行人昂首挺胸走进了跆拳道馆。

这家跆拳道馆别看是实力最弱,规模可不小,主场馆足有3000平以上,馆内装饰精细讲究,学员人数在二三百左右,分成了十几个分区进行训练。

分区中有对战的,有讲学的,有踢木头板子的,嘿哈嘿哈的呼喝声此起彼伏。

诺大的场馆,有序的训练,我们四人刚一露头就引来了所有人的注意,没办法,色差和造型太显眼了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