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6章 新司令梅津美治郎(1/2)

:【】1940年4月14日。[燃^文^书库][].最快更新访问:。新京。

新任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中将把几件大事处理完了,稍微轻松了一点。

自从去年9月7日上任以来,他经历了十分困难的几个月。

刚刚到了新京,拜会了溥杰,一大堆事情就在等他处理。首先是组建新的关东军司令部。人几乎换光了,需要重建。好在他提出的名单得到了同意,还是很顺利的。大本营是下定决心,要把不听话的关东军改造成一个服从命令的军队,不惹麻烦的军队。

这就是为什么他梅津美治郎被选中的原因。因为他的关东军的‘色’彩不浓厚,平时和军部以及政fu的配合态度不错。

这和二二六事件中他的态度有关。

1936年2月26日,日本发生了皇道派军官企图杀死首相冈田及有关元老的军事政变。

这在日本不能说是很罕见的事情。军官,军队在日本说话比首相政fu声音大。政fu,特别是那些政客被视为**的无能的问题制造者。日本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他们制造的。

事变发生后,梅津当时在仙台。他是1935年8月1日调任第二师团的师团长的。

他立即给陆军省发电报,强烈要求对叛‘乱’实施镇压,并表示“本师团已经做好随时出发讨伐叛军的准备”。

当时,在17个师团长当中,只有第2师团的海津中将和第6师团的谷寿夫中将态度明确。

梅津的明确态度,对陆军中央处理二二六事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。同时,梅津也由此深受陆军省的赏识。1936年3月,梅津被任命为陆军次官。

皇道派军官军官的镇压,北进集团开始削弱了。

陆军部对他的评价是:梅津‘性’情温和,头脑清晰,办事极为慎重,对重大事件态度坚决果断,在二二六事件后肃军有功,而“何梅协定”更为日本侵略中国华北创造了条件。

这就是陆军省派他当关东军司令的主要原因。

配齐了司令部的成员,苏联方面撤军了。于是,他下令,把第二师团和第四师团第二十师团从海拉尔调回来。

部队刚刚开始调动的时候,麻烦来了。两条铁路遭到了破坏。部队撤不回来了。

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‘性’,梅津感觉被当头打了一闷棍。不过,他很快就控制了局面,派兵打击那些袭扰的部队。

情报说,破坏铁路的部队是苏联部队,因为多次看到穿着苏联军装拿着苏联武器的部队前来破坏铁路。

外‘交’部立刻提出了抗议。苏联方面拒绝接受抗议,说破坏铁路的不是苏联军队。

等搞清楚了情况,铁路上的局面已经处于糜烂的状态了。那些军队的确是本地人,熟悉地形,人少,不好抓,神出鬼没的。

梅津只好调动运输机运粮食。运输机消耗了大量的油料,使得海军和南方战场骂声一片。

好不容易过了最冷的季节,大部队打通了铁路开进了海拉尔,结果看到了的遍地的尸体。

这件事打击了绝大数多数关东军的士兵。军心开始动摇了。

调动部队进入满洲也消耗了他大量的‘精’力。

中国战场关内处于胶着状态,再也不可能打大战役了,不过占的地盘太大了,不能退,因为敌军还在。

他刚刚离开华北,知道华北的状况。华北只有城市‘交’通线得到控制,其他地区都是赤‘色’的天下。不但收不上什么战略物资,反而牵扯了大量的人力财力。

那么只有大量从日本征兵。

如今,新来的部队已经补上来了,装备也补上来了。直到四月初,关东军才恢复正常状态。

|

他本来想在‘花’园地散步,结果满洲平原‘春’天的大风使他的兴致全无,大风吹起了灰尘,整个天都是灰‘蒙’‘蒙’的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