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章 伐楚之谋(1/2)

根据尉缭的谋划,灭魏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荆楚了。

楚乃大国,兵多将广粮草充裕。虽然自怀王之后多次失地于秦,然仍然牢牢占据着长江中下游乃至淮河流域的大片国土。

东南方向尽皆楚国之地。

秦王赵政首先召集的便是在燕国一战中崭露头角的年轻将领李信。

李信世代侍秦,其祖父和父亲都在朝堂为官,深受秦王信任。

“将军度伐楚之役,用几何人而足?”李信一觐见,赵政便开门见山的问道。

“不过用二十万人足以。”李信自信的回答道,李信虽然年龄尚小,然而却已经历燕国之战和灭魏一战。

东方六国的军队,在他眼中完全不堪一击。

李信走后,赵政又派人宣召提前回返咸阳的老将王翦入宫。

同样的问题,王翦回应:“楚乃大国以臣愚见,如大王欲一战而下楚,非六十万人不可,少之则石沉大海。”

“老将军还请养好身体,伐楚之事孤另有谋划!”赵政看着头发花白的老将王翦安慰说道。

当着王翦的面,秦王没有多说什么,然而心中暗道:“王将军老矣,何怯也!李将军果势壮勇,其言是也。”

秦军连破韩赵魏燕诸国,哪怕是最难啃的赵国,秦军动用的人马,都远少于六十万人,连续战争的顺利令赵政觉得,区区一个楚国并不会给秦军带来多大的困扰。

君不见哪怕之前王贲仅仅率领五万秦军,在楚国便如入无人之境,连克十余城。

灭楚,二十万人足矣!

次日,一条消息便如飓风般传遍整个咸阳,秦王命李信为大将,蒙武副之,统兵二十万攻楚。

整个咸阳顿时为这一条消息所引爆,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度,只要在战场的立下军功,便意味着爵位土地和财富。

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,去战场上杀敌立功便是实现自己人生转折的唯一途径。

而且秦国实行的是类似义务兵役制的征召制度,每名壮年的秦人都有义务为国而战。

况且从秦军近年来的战绩来看,少有能匹敌者,出征不过是去赚取军功罢了。

然而与百姓的欢愉不同,子婴听到这条消息立时变得忧心忡忡起来。

“君上怎么看上去有心事的样子?”长安君府中,给子婴送来一杯驱暑冰饮的雪姬好奇地问道。

回到咸阳之后,子婴把雪姬的遭遇同母亲杜凌一说,立时便激起了杜凌的同情之心,如今雪姬正居住在长安君府中,同夏可一般处于非主非仆的身份。

“吾所忧者伐楚一事!”子婴眉头紧锁,忧虑的回道:“着人备马,去王翦大将军府中!”

别人不知道,子婴可是清楚地记得,李信将兵二十万伐楚,可以说是秦国统一历程之中最大的一次惨败。

而如今子婴只能寄希望于,秦军中资格最老的老将王翦能够言语一二,改变秦王的主意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